近年來,鐘祥市緊緊圍繞水產養殖特點,把大力發展水產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轉變水產發展方式的突破口,以規范化建設為重點,抓管理,強服務,促進合作社全面健康發展,取得比較明顯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共登記注冊水產專業合作社82家,入社社員13000余人,養殖水面18.7萬多畝。其中,省級示范社4家,綠水小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和聯發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獲得“部級健康養殖示范場”稱號。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多措并舉,加快推進合作社建設步伐
鐘祥市采取抓宣傳、抓培訓、抓扶持等措施,積極引導、鼓勵加快漁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抓宣傳即:通過宣傳欄、宣傳車、發放資料等多種形式,宣傳和普及相關政策、知識,不斷提高廣大漁民對專業合作社的認識,為漁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營造濃厚的氛圍。抓培訓即:通過舉辦知識講座、培訓班、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養殖大戶、養殖能手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進行強化培訓。市鄉兩級每年舉辦各類培訓班30余期,培訓社員(漁民)1500余人次。抓扶持即:我市按照“搭臺不唱戲、參與不干預、獻策不決策、推動不強迫”的原則,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政策和措施,農業、工商、稅務等部門降低登記門檻,減免相關費用,為我市專業合作組織的快速發展和健康成長營造了寬松的政策環境。
二、規范管理,提升合作社自身發展能力
為切實提升合作社自身發展能力,鐘祥市水產、經管、工商、財政等部門密切配合,加強管理,規范完善了漁民專業合作社各項管理制度,做到了“三落實”。即:組織章程落實。合作社通過經管及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建立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制度,并通過社員代表大會制定合作社章程,做到有章可循;財務制度落實。制定財務管理制度,聘請專兼職財務人員負責合作社財務管理,推行財務公開,接受監事會及社員的監督;生產服務落實。合作社明確主要工作任務,成立漁需物質供應、生產技術指導、產品銷售、信息服務等工作小組,切實開展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工作。
三、優質服務,助推漁業經濟健康發展
我們鼓勵引導合作社實行“六統一”,即統一養殖、統一收購、統一質量管理、統一銷售、統一服務、統一核算,為社員提供全方位服務,不僅有效維護了社員的權利,增加了社員的收入,而且有力推動了全市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抓漁業結構調整。鐘祥市緊緊圍繞魚鱉混養、特色無公害養殖、標準化生產等優勢產業和黃鱔、甲魚、蝦蟹、鮰魚等特色品種創辦水產專業合作社,組織實施養殖結構戰略性調整。鐘祥市洋梓鎮抓住養殖戶劉德清池塘魚鱉生態混養成功典型,由鎮水產技術服務中心及時引導成立肖山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對社員統一提供鱉種、飼料、技術、銷售等“一條龍”服務,組織引導全鎮調整1000多畝低產魚池發展魚鱉混養,帶動全市發展魚鱉混養3萬多畝。
二是抓漁民增收致富。合作社實行“六統一”,一方面降低了社員養殖生產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養殖水平,養殖效益大幅提升,社員收入大幅增加。鐘祥市綠水小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網絡社員245戶,發展蝦稻連作、蝦魚混養面積1.1萬畝,輻射帶動面積5000多畝。合作社自實行“四統一”的管理模式以來,每年為全鎮養殖戶多創收近200萬元。
三是抓標準化生產。我們積極鼓勵和支持各合作社申報和注冊水產品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香稻嘉魚”、“野西貢”等水產品牌頻頻亮相各大展銷會,有力地促進了我市水產業的發展。截至目前,全市水產專業合作組織已有生產技術標準10多個,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面達100%、產品認證9個,備案出境水產品加工用原料基地6個,進一步提升了我市水產品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四是抓產業化發展。市京楚皇養殖專業合作社以水產加工企業湖北興祥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發展社員217戶,網絡面積1萬多畝,產品全部由合作社聯系直銷加工企業;萬利民水產專業合作社聯合12家漁民專業合作社,組建了鐘祥水產聯合社,以萬利隆水產批發市場為龍頭,在全國各地建立40余個銷售網點,形成了水產品集散快速通道。目前,全市漁民專業合作社訂單養殖達50%以上,形成了“龍頭企業(公司、市場)+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化經營格局。
鐘祥市漁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上級要求和漁民的期待還有差距。我們將乘借這次會議的東風,再加措施,再加力度,全面提升我市漁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水平,推動我市漁業經濟建設再上新臺階,為我省由水產大省向水產強省的新跨越再做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