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可能也算是養殖界的一個奇葩。那就是我們刻意去人工養殖的小龍蝦,經常出現養殖死亡的情況。而從我們養殖塘逃跑出去的小龍蝦,要不了多久就能在周邊水域,瘋狂地繁殖起來。造成這樣情況的主要原因,可能和小龍蝦的各種習性有很大的關系。畢竟我們人工養殖的小龍蝦,其數量會比野外生存的小龍蝦,多了不止一兩倍。
其實小龍蝦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在大部分水域都能正常的生存。基本上只要有水,且淡水魚能生存的地方,小龍蝦都可以進行生存。而且小龍蝦的食物比較雜,屬于雜食類動物。不僅可以吃部分幼嫩的水草,而且還會吃一些小魚小蝦等。
如果我們人工想要養殖好小龍蝦,那么先將小龍蝦的各種習性了解清楚,就比如小龍蝦的棲息習性。這樣在養殖小龍蝦的時候,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一、小龍蝦生活水域不能太深
雖然小龍蝦在很多水域都能進行生存,但小龍蝦所活動的水域,一般都在淺水區。主要原因是在于,小龍蝦在水中活動的時候,其移動的主要方式是爬行。只有在有驚嚇的情況,才會后退彈射。
如果養殖小龍蝦的水域比較深,那么其水的壓強也會隨之增大,會嚴重影響小龍蝦的生長。所以我們人工在養殖小龍蝦的時候,建議養殖塘或者蝦溝的水深,盡量不要超過1.5米。不過并不是說小龍蝦不能在深水區活動,只是說水越深,那么它的成長速度就會隨之減慢,對于我們人工養殖的小龍蝦,會直接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
二、小龍蝦在成長期間會打洞
小龍蝦具有很強的打洞能力,根據研究表明,小龍蝦Z深能將洞穴打到1.5米左右。有的人為了防止小龍蝦打洞,使用水泥將養殖塘周圍保護起來,這個是很嚴重的錯誤。小龍蝦打洞其實也是為了自保,如果我們杜絕了小龍蝦的打洞,那么會嚴重影響小龍蝦的存活。
想要防止小龍蝦將塘埂或者田埂打穿,那么就Z少需要1.5米寬的塘埂或者田埂。而且要對塘埂或田埂,進行加固處理。另外,小龍蝦打洞,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a)小龍蝦屬于外骨骼動物,它們的生長離不開脫殼。而在脫殼期的小龍蝦,其身體比較柔軟,完全沒有一點的防御能力。為了抵御同類或者各種天敵的攻擊,所以他們會在脫殼后,躲避在水草內或者洞穴內。
(b)在小龍蝦繁殖的季節,會出現大量打洞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小龍蝦的抱卵期,一般都是在洞穴內度過湖北小龍蝦。而且冬季的時候,水溫比較寒冷,小龍蝦需要躲進洞穴內過冬。
三、小龍蝦進食時間多為夜間
小龍蝦屬于夜間活動比較明顯的動物,它們不是很喜歡太強的光照。所以很多時候,小龍蝦基本都是在晚上尋找食物。不過我們為了小龍蝦能更快的成長,因此上午我們也會給小龍蝦投食,但投食的時候不要接近中午,因為中午的光照一般都比較強。即使我們有投食,小龍蝦也很少出來進食。
一般我們在早上8點和下午17點左右投食,而且下午投食量要多一些。但是具體的投食量,還需要根據小龍蝦的體重、水溫等情況來決定。并且觀察小龍蝦的吃食情況,盡量也是在晚上進行。
總結:我們養殖小龍蝦,應該是先了解小龍蝦的各種習性,這樣才能更好的養殖小龍蝦。比如小龍蝦喜歡打洞,主要是為了躲避同類與各種天敵的攻擊。還有就是小龍蝦雖然可以在深水區生存,但是因為水壓的原因,會嚴重影響小龍蝦的成長,所以建議我們養殖小龍蝦的水深不要超過1.5米。另外就是小龍蝦一般在晚上進食比較活躍,下午投食的時候可以多投食一些。